點 擊 上 面 藍 字 關 注 我 們
2018 年 第 200 期
▼
留白是一種常用的藝術手段。留白雅稱“余玉”,最早是國畫創(chuàng)作的手法,用空白為載體,讓作品更加具有意境美,給人以更多想象的空間。在詩詞中,這種留白手法也很常見,看似美中不足,細細品味,方能回味無窮。
現(xiàn)代社會的快節(jié)奏生活,讓我們再次重視起留白的藝術價值。留白并非空出大量白色,也并非一味空出大面積區(qū)域,而是減少冗余,空出能夠想象的空間。這與極簡主義少即是多的思想是相同的。
從堆砌到舍離,背后體現(xiàn)的實際上是國內整體經濟水平的提升。物質的富裕并不能帶來精神的富足,有了空間,才有獨立思考的余裕。因此,留白正成為越來越多新一代家具、家裝設計師們運用的手段。
如新中式家具,多在明清中式家具的基礎上減去復雜的修飾和結構,整體設計更加簡潔、線條流暢。清式家具多見的精致雕花紋路在新中式家具中很難見到,即使有,其花紋也不會過于繁瑣復雜。
清式家具
新中式家具
減少人為修飾,同時也是在聚集視覺焦點。一盤珍珠和一顆珍珠,往往是后者的欣賞價值更高。適當留白,突顯出家具材質的天然紋路、光澤、質感,無形之中更提升了家具乃至整個空間的檔次。
但聞鳥啼聲,不見鳥啼處。留白正是要營造這樣一種藝術美感,把握“看不見”的藝術,在“看不見”中營造“看見”,在有限的居家面積中,營造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。
文章來源:第一家具網
版權歸原作者所有,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,不代表家具頭條立場。